剥脱性角质松解症
概述:剥脱性角质松解症(keratolysis exfoliativa)也称复发性掌脱皮症(vecurrent palmar peeling),家族性连续性皮肤剥脱(familial continual skin peeling)系春夏季节常见的一种皮肤病,好发于双侧掌跖,以非炎症性表浅脱皮为其特点。
流行病学
流行病学:每届春末夏初开始发病。秋季气候转凉则自行缓解,成人多见。目前没有其他相关内容描述。
病因
病因:尚不明确。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,亦有认为与发汗功能障碍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有关。本病常与汗疱并发。
发病机制
发病机制:发病机制还不清楚。有的学者认为是角质层黏着障碍病。
临床表现
临床表现:皮损开始为针头大散在的白色点状水疱,数目多少不定,渐向周围扩大,中央破裂形成浅表性脱屑。多数皮损扩展。可融合成片似薄纸样表皮剥脱。剥脱的表皮下皮肤几乎完全正常。缺乏炎症征象。常对称发生于掌跖部。病程缓慢,无自觉症状,约经2~3周鳞屑自然脱落而痊愈。每届春末夏初开始发病。秋季气候转凉则自行缓解,成人多见。
并发症
实验室检查
其他辅助检查
诊断
诊断:春末夏初开始发病。成人多见。皮损开始为针头大散在的白色点状水疱,数目多少不定,渐向周围扩大,中央破裂形成浅表性脱屑。多数皮损扩展。可融合成片似薄纸样表皮剥脱。剥脱的表皮下皮肤几乎完全正常。缺乏炎症征象。常对称发生于掌跖部。即可诊断。
鉴别诊断
鉴别诊断:应与
汗疱疹鉴别,后者皮疹为多数深在性小水疱,红色或与肤色一致,疱内有黏液性液体,感染时可形成炎症显著的脓疱,自觉瘙痒或灼热感。常发于春夏之交,气温突然变化时。
治疗
治疗:用0.5%的
醋酸铅与锌铜溶液浸泡,每天2次,每次20min,浸泡后外用10%~20%
尿素软膏、硫黄、焦油类制剂,或用3%~5%
水杨酸软膏或0.05%~0.1%维A酸(维甲酸)乳膏,也可用中药黄连膏。
预后
预后:春末夏初开始发病。秋季气候转凉则自行缓解。
预防
预防: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。